低碳世界就造植物肉龐大商機 大馬食品企業己早著先機
人造肉有助減低碳排放,因為畜牧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近2成,遠高於交通工具產生的排放量
植物肉雖然叫肉,但其實是百分百素食,利用大豆蛋白製成仿生肉,不過口感更追求與真肉一樣,亦會用分子合成技術造出與真牛肉、豬肉或者雞肉極之相似的味道。在全世界都講求環保的年代,人造肉有助減低碳排放,因為畜牧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近2成,遠高於交通工具產生的排放量;尢其是牛群排放的甲烷,造成暖化程度更是二氧化碳的28倍。與真牛肉相比,生產人造肉可以減少90%溫室氣體排放、46%能源消耗、99%用水量,93%土地使用面積,總之環保得多。

植物肉熱量少動物肉37%,總脂肪量少六成,蛋白質含量更高
在疫情期間,畜牧業大國美國及巴西都因防疫措施減產,令全球肉類供應緊張,價格亦都急升,拉近動物肉與植物肉之間的價差,令到更多消費者願意嘗試植物肉。很多地方封城期間,居民無法外出吃飯,留在家中煮飯機會增加,有更多時間思考食材的營養價值,植物肉熱量少動物肉37%,總脂肪量少六成,蛋白質含量更高,亦加入真肉不可能有的膳食纖維,植物肉的銷量急升亦是情理之中。

植物肉在大馬相當受歡迎
植物肉在馬來西亞市場發展非常迅速,由於大馬回教人口較多,對肉類產品的入口管制非常嚴格,所有肉類都要得到許可證,才可以進口馬來西亞,所以植物肉在大馬相當受歡迎。當地的餐廳樂於採用植物肉,例如當地的知名漢堡連鎖餐龐,推出「零雞肉漢堡」、清真認證無肉餡餅,植物肉亦可以加入喇沙、炒粿條、串燒等傳統菜餚之中。
馬來西亞的植物肉市場,亦吸引全球最大型食品及飲料製造商雀巢
馬來西亞的植物肉市場,亦吸引全球最大型食品及飲料製造商雀巢,在當地開設專門製作急凍即食素餐的工廠,同類工廠在亞洲只有兩間,生產集團旗下專為亞洲市場而設的植物肉,包括漢堡扒、炸素肉扒、烤素肉及免治素肉碎等,每年產量可以達到8,000噸,不單止可以供應馬來西亞市場,亦會出口到其他工洲國家。
大馬本地亦有初創企業進軍植物肉市場
大馬本地亦有初創企業進軍植物肉市場,其中Phuture Foods早在2018年創立,是亞洲最早開發植物肉的公司之一,專門研發以植物為基礎的豬肉替代品,他們採用小麥、香菇與綠豆製成純素豬肉,產品強調非基因改造,無五辛、純素可食,可以用於各種需要豬肉的菜式,適合回教徒及素食者,亦是大馬首間獲清真認證的植物肉公司。
Phuture Foods的植物肉在大馬以外,已打入香港、新加坡、泰國及中國市場,未來更會考慮涉足印尼等回教市場。創辦人表示,他們的產品是回教國家的中菜廚師的救星,在烹調含豬肉的傳統菜式時,正好可以用植物肉代替,有助打開東南亞及中東的龐大市場。
在講求環保、低碳及可持續發展的時代,植物肉產品將會迎來更龐大的商機,馬來西亞的科技企業亦不僅集中在半導體市場,在植物肉的舞台上亦可以發光發熱。